人體寒濕分四級

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 鐘衛紅 □中醫師 禤影妍
《生命時報》 2023-08-11 第1727期 第8版
寒濕從何而來?一方面,與人體所處的外部環境有關;另一方面,日常不良生活習慣等造成臟腑功能失調,以致寒濕內生。比如,氣候寒冷,陰雨連綿,久居濕地,感而得之;暴飲暴食,過食生冷難消化之物,濫用寒涼藥物,使脾陽受損,運化水濕功能失職;平素貪涼喜冷,露營夜宿,使寒濕之氣入侵;經常熬夜,致陽不歸根;長期過勞,房事過度,精氣耗散;久坐少動,憂思郁結,使陽氣難以生發等。
俗話說:“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。寒濕相聚為病,也有一個由淺入深、從輕到重的發展過程,不同階段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。人體寒濕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發展階段。
?、俸疂裨隗w表
寒濕之邪在肌膚腠理,位置較為表淺,主要癥狀表現為皮膚瘙癢,或麻木不仁,或反復濕疹,或頭臉油膩,臉色蒼白,輕微怕冷,舌淡白等。這個階段多為體內寒濕初起,病程尚淺,應及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,如注意保暖,勿涉水淋雨,飲食宜清淡,少食冷飲、肥膩之品,不暴飲暴食,不熬夜,規律運動,勞逸結合,保持心情舒暢等,以免寒濕之邪繼續“壯大”。還可以攝入一些溫熱護陽之品,如羊肉、牛肉、烏雞、桂圓、胡桃、核桃、栗子、大棗等,或用艾灸、按摩推拿、熱水泡腳等相對溫和的中醫外治法調理體質。
?、诤疂裨诩∪?
寒濕之邪進一步加重,阻遏衛氣,伺機突破皮毛,使肌肉受累。可見肢體沉重,肌肉、關節痹痛不適,遇寒更甚,得熱則舒,肩頸困乏,腰膝酸軟,臉色青白等。因“脾主肌肉四肢”,這類人多伴有食欲下降、胃脘冷痛、噯氣泛酸、大便稀溏、形體偏胖等脾陽不足等癥狀。此時病邪開始由淺入深,尤其要避免久坐少動,堅持體育鍛煉,以舒筋活絡,暢通氣脈。通過鍛煉活動四肢,增強肌肉,也可以健運脾陽,驅寒逐濕??煞糜袦亟浿雇?、祛濕散寒功效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,如獨活寄生湯加減;外治法可采用中藥泡腳、拔火罐、中藥外熏,內外同治。
?、酆疂裨诠趋?
病邪深入骨骼,可見畏寒肢冷,嚴重者夏季也不能吹空調,“老寒腿”遇冷痛甚,關節炎變天就發作,手腳麻木,屈伸不利,行走無力,容易摔倒并導致骨折,全身乏力,下肢浮腫,臉色沉暗。中醫講,“腎主骨”,這類人往往伴有性欲冷淡,女性白帶過多、月經不調、不孕,男性陽萎不舉、小便清長、夜尿頻繁等腎陽虛癥狀。日常生活起居,要順應時令,防寒保暖,節制房事,以免損傷腎陽。在秋冬季節,要多曬太陽,最好曬頭頂和背部督脈。同時,邁開腿,多鍛煉,促進血液循環。內服有溫腎補陽、強筋健骨功效的中藥、中成藥或膏方,如壯腰健腎丸、龜鹿補腎丸等;外治法可采用溫針灸、艾灸、藥餅灸等方法。
?、芎疂裨谂K腑
陽氣是推動臟腑功能活動的源泉,當寒濕深入人體臟腑時,陽氣進一步受損,不能溫養臟腑,各臟腑功能就不能正常發揮功能,從而出現各種“障礙”。心陽虧虛時,會有胸悶、氣短、心悸、精神怠倦等癥狀;肺氣不足時,會出現咳喘無力、動則出汗、反復感冒等癥狀;肝血不足,容易出現頭暈眼花、肢體麻木、神疲乏力、月經不調等癥狀。因病邪深入體內,應采取綜合措施治療,治療時間也相對較長,應由有經驗的中醫師辨明體質,對癥治療。如脾陽虧虛,可用人參健脾丸加減;腎陽不足,可用金匱腎氣丸、右歸丸加減;心氣不足,可用生脈飲加減;脾陽不振,用附桂理中丸加減;肝氣郁結,用柴胡疏肝湯、逍遙丸加減等。同時,配合藥膳、針灸、情志療法等方法綜合協同治療。
- [事件]臟話也是人際潤滑劑08-26
- [事件]情緒幼稚的人難相處08-26
- [事件]老幼病弱孕都不宜吃素08-26
- [事件]醋只能釀造不能勾兌08-25
- [事件]性教育從性別開始08-25
- [事件]醫學影像上云 資料互通互認08-25
- [事件]喝中藥起濕疹是在排濕嗎08-24
- [事件]有些部位暴青筋或是病08-24
- [事件]臟話也是人際潤滑劑08-26
- [事件]情緒幼稚的人難相處08-26
- [事件]老幼病弱孕都不宜吃素08-26
- [事件]醋只能釀造不能勾兌08-25
- [事件]性教育從性別開始08-25
- [事件]醫學影像上云 資料互通互認08-25
- [本站]東莞培訓之⑤變身模特做教學08-24
- [事件]喝中藥起濕疹是在排濕嗎08-24